2015年11月13日星期五

霹雳州太平游与读书会(下)




          201312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日,冬至 ,星期日约早上十一时,一场读书会在太平湖的人造假山上举行。这俨然成了一场露天的演说会,演说者是叶汉伦同学,说的是“余英时与其历史观”,文斌和其他同学则给予点评和意见。而太平湖畔的早上,有前来野餐的马来友族同胞,有树下卖冰淇淋的印裔小贩,还有不少全副武装骑脚踏车环绕湖畔的青年,来此散步、拍照摄影者更不在话下了。湖畔的一些路段正有工人在清理雨树上的寄生植物,被清理后的雨树显得“精神多了”,然却也少了一丝幽幽古意。据知雨树的年资为约150年,而在太平湖旁的雨树,都已有140年的树龄,如何保护这些走入暮年的雨树是刻不容缓的事。





            下午一时,我们乘坐“吃尽苦头”的吉普车(往返每人七令吉)上慕名已久的太平山。太平山又称拉律山(Bukit Larut),也称咖啡山Maxwell Hill),高约海拔一千多尺。弯曲而狭窄的山路只容一辆车子通行,为此上下山的时间各戳开一小时。驾驶吉普车的司机都需有“高超”的驾驶技术,即便如此,路途上也不允许司机的一个不留神,要不我们就要变成坐云霄飞车了。连几梳鲜美的香蕉也被“震”得惨不忍睹,全身“黑青”,可以想象那每天往返几趟的吉普车了。约半小时的车程中,有的同学在弯曲陡峭的山路上被转的晕头转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刚吃了四个生熟蛋的汉伦更是肚子翻腾,而慧娴更晕得想明早步行下山。然而我却挺喜欢此乘坐四轮驱动车的登山活动。

所下榻的度假屋(Cendana)据知是目前山上唯一一家由私人所经营的度假屋,阳台设有咖啡座。随行的汉伦和慧娴没有留下来住宿,他俩下午三时多是都先后下山回家了,原来他们都赶着回去与家人过“冬至”呢!而留宿的我们八人(文斌、丽珠、马峰、小惠、润远、心慈、慧倩和我)在夜晚的太平山上度过一个非冬季的寒冷冬至。




            整顿好身心后,另一场读书会在下午四时半开始了,提呈报告的是润远和小惠。而在屋外的我则被报章上马华党选的成绩给吸引了。马华党内正处于多事之秋之际。华社面对的问题又令人担忧。想起沈慕羽先生曾说过:“语文文化乃心灵之痛,不可缺失”。当这心灵已无法再承受此伤痛时又将怎样呢?“哀莫大于心死”,这是各政党和国家领袖们应切记和警惕的。

未随我们上山的太平朋友郭建昌有关山上的奇异怪谈、马峰说的那间半敞开门的废置度假屋,半夜出来活动筋骨的老鼠,成了我一整晚无法入眠的“催醒曲”,也让我成了一夜的“守夜人”。

白天在山上眺望山下川流至海的河流,河口的海水在日落的辉映下,呈现黄昏余暇的色彩,太平湖的景色也尽入眼帘。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山下点燃灯火的景色令人惊叹,像是镶着黄金的华丽金缕衣,而繁华灯影更显得山上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奈何在夕阳归晚前,兴致勃勃的我们未及去赏山上的景色就被雨给催促回去。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都热切地期待一盘盘端出来的炒饭和炒米粉,只有润远想在这西式的房子点吃西餐。寒冷的晚上总觉胃口特别好,吃了一盘炒饭似乎还意犹未尽呢!



早上十一时下山,吉普车的马来司机已有廿六年的驾驶功夫。他认为不要什么事都等到条件具足了才做,应就目前有什么条件,就以目前的条件去做,如此国家才能发展。他认为太平山也应发展出其特色,让喜欢刺激的游客乘吉普车就是其中一特点。山上多种些花草、多些景点。一路上我们看到有不少的登山者,还有几处设有亭子,一幅鲜红的布条上写着“新年快乐”显得特别瞩目,听司机说登山者会在亭子里歇息泡茶喝。这里确实是个登山运动的好去处。

这回行程,我们也走访太平增龙会馆、何仙姑庙。在BBQ餐馆用餐、十八丁海上食店用餐。这回来太平,我们还是没有机会到太平动物园,看来那只动物园里的大象真的只能在想象中的“印象太平湖”剧目中相见了。

            谢谢太平友人郭建昌帮忙订住宿,以及辛苦小惠在这次活动中负责联系和打点一切。







(前排左起)马峰、、孙小惠、陈慧娴;(第二排左起)陈慧倩、黄文斌、吴慧珍、翁丽珠、沈心慈;(后排左起)叶汉伦和沈润远

注:霹雳州太平游与读书会(上、下篇)写在2013年,一直都想写得“像样些”才上传,但却一直都没有再续笔,也没有写得更“像样些”。唯有让照片留住这段“学”与“游”的日子。

霹雳州太平游与读书会(上)





            每个月为所指导的研究生举办一次读书会,是文斌多年以来的坚持。除了希望借此让研究生们有一读书的“氛围”外,也希望借着同学们间的互相讨论(脑力激荡)而有所启发,以及促进同学们与师生们的感情。为了增加读书的乐趣,每年也必会举办一、两回读书会兼“旅游”。

            不论是金马仑高原、出家人修行的道场——槟城法宝山等所进修的读书会,都成了师生们求学过程中的一道景象。

            20131219日至23日,一场读书会又拉队到霹雳州太平进行。我这当跟班,志不在“读书”,而是旅游。

            宁静宜人的太平湖是来太平的必往之地。在青翠的绿草和苍凉的雨树的相映下太平湖畔,多了一卷诗意。大家闲聊时,百多年前海山派的甲必丹郑景贵与义兴派的陈亚炎之间为争夺锡矿而发生的拉律战争似乎就展现在眼前。太平因发现锡矿的开埠史竟成了我们构思在太平湖上表演的一场剧目——“印象太平湖”的剧本内容。甚至于太平动物园里的大象也成了剧目里的重要角色之一。(事缘发现一只走失后被寻回,名为“Larut”的大象脚上沾有锡矿而将该矿区名为“拉律”)。前仆后继而来的华人来此采矿、开埠城镇。一部部的血汗史,何尝不是一曲惊心动魄和动人心弦的历史故事。



        
十八丁(Kuala Sepetang)茂密的红树林除了成为海岸线的天然屏障外,也造就了此地炭木业的发展。据知这里有60%以上的木炭是销售到日本,且在日据时期,日本已窥见此宝藏了。一座座如北极爱斯基摩人居住的冰屋形状的炭窑内,并排着一根根六尺高的红树。据知每个炭窑可容纳50吨(1500根的红木)。为我们用心解说的炭厂负责人蔡招安先生告诉我们,经验丰富的师父,可透过散发出来的烟的湿度,掌握柴炭的熏烤程度。一般在经过12至14天大火烟熏下,红木里的水分随着升起的蒸汽而挥发,其后还须经过10天用小火烟熏至水分完全挥发。此时须将炭窑的口密封,以让木炭完全冷却,此过程还须约8天的时间,整个过程约计32天。


                      
 
 

 *****************

            
          

来到十八丁渔村(Kuala Sepetang)停靠在两岸的渔船谱成一道渔村的美丽景色,实录着这渔村赖以为生的讨海生活。横跨渔村两岸的桥梁已开始通行,当年横渡两岸,成为居民往来主要交通工具的船只服务也刚在不久前告别岁月,黯然走入历史。听说一次只须两角钱的船资,可惜我们错过了乘船渡河的体验。

步行在十八丁渔村上,迎面的淳朴的渔村气息,除却卫生条件外,这何尝不是一个生活的好地方。天空上盘旋着展翅的目光犀利的老鹰。只见一群盘旋的老鹰在海面上觅食,紧接着其俯冲而下的姿态,为其带来饱满的一天。走访时,不少居民热心地推介观赏其他景观的旅游配套,如乘船出海看寻觅海豚的踪影,还有观赏夜晚点亮树木的萤火虫。这天然的景观,成了十八丁积极推动发展旅游业的特点之一。
           
            村口的摊子,各售卖着则令人垂涎的面食如叻沙(laksa)和炸虾糕、五香等,吸引了不少游人到来尝鲜。

           可叹的是当年于1885年建成,由太平衔接至砵威(Port Weld)的火車軌道,竟从人们的记忆中烟消云散,所遗下的火车站站牌,任你如何“努力”想象,都难以拼凑那段“轰轰”火车行驶的画面,令人不胜唏嘘。






[1] 砵威(Port Weld)乃以曾担任海峡殖民地总督的Sir Frederick Weld9.5.1823 – 20.7.1891)之名命名。砵威现名为十八丁(Kuala Sepetang)。

2014年9月27日星期六

霹雳州双溪古月:沙地上的农作


    

201487日(星期四),我们跟随菜农蔡永福先生的车子,循着弯曲的沙路往他位于双溪古月的菜园驶去。沿途可看到早年开采锡矿所留下的废矿湖。

1985年因国际锡价崩溃,我国昔日采矿的繁盛景象已悄然而逝,许多赖以锡矿业和相关领域为生的人们,在失去就业机会后,唯有离乡背井,离开这个曾以锡矿而享誉国际的近打谷,或到其他城镇或到海外寻找新的谋生之地。自此,那夜晚灯火通明,24小时日夜运作的铁船所传来的声响已沉寂、“水笔”、“金山沟”这特有的名词仿佛成了书本上的历史字眼,淘洗锡米的琉琅女们赶往工作的盛景已不复见,只留下大大小小的废矿湖,让人想望那曾辉煌百年的锡矿岁月。

采矿留下的废矿地在风雨的洗礼下,展现了另一番风貌,盛载的湖水,有的成了布袋莲等水生植物的生长地,鱼虾游戏的乐园,湖上的绿洲更成了鸟儿憩息、筑巢的家园。

为生活努力而不愿离开家园的人们,在废矿湖开始了另一番事业,有者使用废矿湖饲养淡水鱼、观赏鱼、养鸭子、养水牛,有者则在贫瘠的沙地上进行农耕,种植玉蜀黍、沙葛、番薯、辣椒、长豆等。






这是我头一回到以沙地进行农耕的菜园,不免多了一份好奇心,在沙地耕作的成获会理想吗?一下车,遮棚架下悬挂着的豆荚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在蔡先生的热诚解说下,我才知道那是沙葛/豆薯的豆荚,采集后的豆荚正晾干以做耕作之用。原来那是沙葛的种子,孤陋的我还以为沙葛的栽种方式和番薯、芋头一样,还真不知道沙葛是用种子种的,想想也从未见过沙葛叶子的真面目。过后,蔡先生还让我们一试农人收成的喜悦心情,只见从台湾到来的罗烈师老师(国立交通大学)和陈琮渊老师(国立政治大学)毫不费劲地,各拔起了一个硕大的沙葛,看得我们也乐开了怀。奈何沙葛不便带回台湾,最后只能让我这“不劳而获”的“小土匪”带回家,嘻!


带有特殊香气和深紫色小花的九层塔,在蔡先生家人的细心采摘下,捆成了一束花球,让我错以为求婚的场景再现。后来我们把九层塔拿到金宝的金陵酒家,在厨师烹煮下,变成一道九层塔煎蛋,既是“玫瑰”又是面包,一举两得呀,哈哈!






园里一株株的玉蜀黍像是在操练小尖兵们,那长得丰硕的果实像是它们身上夹带的枪支,正气宇高昂地并排着,向远处高耸的布樟马六甲山(Gunung Bujang Melaka)敬礼般,整个场面显得气势非凡。奈何不知何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破坏王”野猪,把一些小兵们弄得人仰马翻。闯祸的野猪早已逃去无踪,留下令人看了无奈的场景。

常年与土地为伍的蔡永福夫妇拥有太阳公公照予的健康肤色,更有憨厚热诚的性情。夫妇俩在务农当儿不断充实自己,并多次与菜农公会组团出国到台湾考察。聆听蔡夫人丽珍姐徐徐道来,她感叹我国在种植业上没有进行协调工作,造成许多菜农同一时期种植同样的蔬菜,以致产量过剩而造成价格滑落,更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确实,我国地广人稀,雨水丰沛,如有良好的体制和规划,亦可成为一个富饶的国度。然而却有太多的人为因素而无法取得健全的发展。如今国内仍有许多菜农为无法获得土地执照的问题所困扰,辛勤开拓的菜园或面对席间被摧毁的命运,他们所付出和投入的心血和资金,或会付诸东流。无奈的农夫们只能继续期盼和等待,然而有关当局是否曾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并以实际行动协助他们呢?

望着那些用心血栽植的蔬果,我终于知道沙地也能种出奇葩,祝愿所有辛勤的人,都能感受到拥有土地的实在感,并喜悦地等待辛勤得来的果实。






*书写于201492日(星期二)





2014年9月25日星期四

中国福建泉州——宗教思想交融的历史古都


这回有机会参加由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之中文系研究生学会所举办的《中国福建闽南汉学文化之旅》,可谓获益良多。有机会与老师同学们把臂同行亦属难得的因缘际会。然而学问之浩瀚,学海之无涯则是结束此行后予我最大的感触了。

未来中国福建泉州前,对此地所知甚少,只知道早年我国许多先辈从中国泉州一带南来。此行让我对泉州这个文化历史古有了些许的认识。据知早在宋元时期,泉州为对外的重要商港之一,海外交通亦非常繁荣发达,为此有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气息,而我对其所展现的浓厚宗教情怀也特有所感。本文仅以此行所走访的一些地方,将个人所思所想写下为念。

20121014日这天,随着团友们从热闹的街道越过马路后,普步入泉州的开元寺,我随即感受此寺庙古朴厚重和静寂庄重的氛围。此座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 的开元寺已经历了1300多年的岁月洗礼。那地面上历尽几许风雨的花岗岩,曾留下无数苍生的足迹,纵使历尽了岁月的流转和政权的更迭,从古至今,那芸芸苍生却依然在佛教的生老病死的无常世界里轮回,以及继续寻觅苦集灭道的真意。寺里生命繁茂的千年桑树,以及那盘根错节的百年榕树随伴着风雨之声,继续扎根生长和守望着这历史的建筑遗迹。唯有那浩瀚的日月星河,日以继往地聆听那千古传送的佛音。

在开元寺里,两座东西相望的镇国塔和仁寿塔,朴质却坚如钢炼,纵使曾历经地动山河的巨变却依然屹立。这象征着古人智慧结晶的寺塔,是哪些巧艺的工匠所建,他们又是凭着何等毅力和虔诚之心将之筑成。石塔屋檐上的铃铛,迎风传送着千古佛音,传扬着佛主度化众生的慈悲之心。

外观雄浑和写有“桑莲法界” 巨匾的大雄宝殿,尽管正进行整修,然而却难掩其雄伟和巧夺天工的容颜。据知殿内供奉着神容慈爱、法相庄重的五方佛,即五智如来。可惜由于大殿正进行修葺,为此我们此趟无缘入殿瞻仰。唯怀着好奇之心的我们,通过窗户探首,一睹了在殿内两排相向的石柱和珩梁的接合处,有24尊身系五彩飘带、翩翩若飞的飞天雕艺,其造型各异,实令人赞叹。心想:下回如还有机会再来,经过修葺后的大殿又将是另一番风貌了,所以我还是为能一睹其“素雅”的面貌而高兴。

我们在此佛寺看见一座古朴的方形石塔,在石塔上刻画着有关《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为釋迦牟尼佛前身修行菩薩道的本生故事之一。话说古印度的摩訶薩埵太子在林中见一只饥饿且奄奄一息的母虎,母虎旁还有几只嗷嗷待哺的幼虎,太子看见此景,生起慈悲之心而舍命喂虎。此外,在殿前月台的须弥座处的岩石上刻有狮子浮雕和狮身人面像,殿后廊檐间的石柱上亦有雕刻着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这些文物为元代印度寺所移来的,事缘印度寺庙因地震而严重损毁,此为该寺留下的遗物。在开元寺里,我们看到了佛教博大包容的胸怀,因开元寺的包容而使古代印度流传的神明故事继续流传下来。

此行我们亦来到建于北宋年间,即公元1009年的泉州清净寺。这是一座历史悠久,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寺遗址,此寺在1607年的8.1级大地震中严重损毁。大殿内立着几根留下岁月痕迹的石柱,而这原为教徒们进行祷告的大殿——奉天坛里长着悠悠青草,仿佛象征着不竭的宗教精神。寺宇的历史和一些《古兰经》经句都以古阿拉伯文刻写在一块块花岗石和颜色碧绿的石块,砌合在墙上。

这又让我忆起在“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邻近的伊斯兰教石刻博物馆里,所展示的教徒们的墓碑,墓碑上都有引述一段经文,正如我们在天主教和基督教徒的墓碑上常看到一样。此外,有些墓碑上还写有中文字。入乡随俗,受汉族文化之影响,穆斯林教徒亦有族谱,实令人惊讶。此外,馆里的模拟房子门外贴着以阿拉伯文书写的红色对联和楹联,可惜我们不会此文字而不解其意。对于来自以穆斯林教徒为主的国度的我而言,甚有所感。在清净寺内的明善堂处挂着的“认主独一”、“万殊壹本”的匾额,每日“五时礼”,即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宵礼。这些以中文书写的回教名称,对我而言倒是有点新奇。两处认识回教,不论心里或心境都有别,会产生这种心里,对我而言,又似乎有点怪异了。

令我挂怀的是清真寺外的那位贫病老翁,地面上以粉笔书写的字里行间,叙写着其在世间的悲苦,眼前一幕,令人概叹这何尝不是一幕人生于世的图像,不管人生如何顺利,生命中总有令人深感缺憾之事。

随后我们来到与清净寺同处一街道上的泉州通淮关岳庙,只见庙里庙外香烟缭绕、热闹不已,这些由人(关云长、岳飞)升格为神的神明,因其忠义之丹心,而成为人们崇尚的对象和学习其所象征的道德价值观。庙里香火鼎盛,寓意着苍苍众生在人生茫茫中之期盼不绝。

在泉州市清源山的老君岩亦是我们参观的景点之一。老君岩为道家老子的造像,据知此为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子为中国哲学思想家之一,并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其道法自然的思想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且影响深远。我虽没有随队友前去探看,然而景区外的广告牌子,让我一睹了其颜。只见两眼平视前方、脸含笑容的老君雕像,其貌慈祥安乐。脸带笑容的老君雕像,无论经过多长岁月的洗礼,依然端坐该地如如不动,并与周遭的林景融为一体,其笑脸上没有留下一丝沧桑,却看尽了一个又一个前来瞻仰之人。老子谓道生天下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清净自化,功成而身退。在汲汲营营的人生中,道家主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何尝不是人生一大哲理呢!

走一趟宗教文化之行,不论是开元寺里的千百年古树,清静寺里的悠悠青草,还是关岳庙里的袅绕香烟,抑或清源山上融于自然的老君岩,无数的苍生从古至今,对人生怀有希冀则是永不变更的定律。尽管生命有限,但人们总要怀着无限的希望走这一趟人生。


注:此文书于2012年11月4日。此行由于相机出现状况,未能自己拍下照片留念,有点遗憾。

                                                         
  

2013年3月15日星期五

相聚于台北的“春天”:记与戴琏璋等老师之聚首




台北的天气为摄氏15-17°

2012年1月29日(星期日),从台湾新竹往台北的一些路段上绽放着美丽的樱花,台北的春天对来自热带国家的我而言还是偏冷的,然而与师友们于“春天”的相聚却是温暖而欢愉的。

我于1月27日来到台湾,来台后的第3天,我随文斌到台北与戴琏璋老师、师母相聚。共同欢聚者还有曾授业于戴老师的庄耀郎老师和刘景贤老师。在戴师母的细心安排下,我们在台北靠近师大校园的一家名为“春天”的素食馆聚首。

文斌告诉我,每回到台湾研修,他一定会联系戴老师,即是无法会面,也会通过电话联系。戴琏璋老师为文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念硕士学位的老师,如今转眼已15年。文斌说他上戴老师的课,听戴老师讲儒学而深受感动。戴老师那传统为师者的风范更令他敬仰。文斌说他很庆幸在成长和学习的道路上能遇到良师益友,而戴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2002年,文斌到台湾中研院文哲所,适逢戴老师70岁荣休。那也是我第一次目睹戴老师的风采。回首10年前,尽管初次见面,但戴老师予我一种严肃中怀有宽怀之心,炯炯有神的双眸中流露出一股刚毅的精神的长者,带着亲切笑容的戴老师不时流露出其关怀后辈之心。2012年再次聚首,已年届80的戴老师予我多了一份温馨感。

言谈中,曾担任台湾中研院文哲所主任的戴老师分享其当行政工作的看法:表示担任行政工作必须耐“烦”(繁文缛节)和耐“凡”(凡人都有问题)。在师母的关切下,几位老师谈起了家庭生活的种种。身为后辈的我俩,静静地聆听这些话语。

对于台北的天气,面对适应问题的我,戴老师和师母亦在在表达关怀之心,要我注意保暖,师母还告诉我到哪可卖到保暖的衣物。几位老师还说此趟到台湾一定要好好地走一走。

这一回,戴老师与师母送我们搭上往古亭站的公车。



2012年4月14日(星期六),台北的天气已暖和多了,路上还看到已近花季末的杜鹃花和木棉花。记得129日那天聚首是为我洗尘,而今天再次聚首则是为将在月底回国的我们践行。这回,我们依然相聚于“春天”。

戴老师和师母从台北木栅乘搭公共巴士,庄老师和刘老师骑着自行车,而文斌和我从台北转运站,搭捷运到古亭站下车后步行到来。不论是为我们洗尘或践行,对文斌和我而言,能与老师们相聚话当年,其意义来得更大,这亦是件令人感念之事。文人见面,以书相赠,戴老师送了《王淮作品集》全4册。庄老师送了其著作《王弼玄学》和几幅翰墨,刘老师以其著作相送。

言谈中,戴老师话起当年--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他曾在军部当兵,曾在火车上负责添碳、开车的工作,后来才负责文书工作。还告诉我们,他常梦见自己教书时找不到课室而惊醒的事。

从戴老师的言谈中,也让我们对老师承传文化、培育下一代的精神竖然起敬,不论身教或言教,戴老师的风范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应好好学习的。戴老师年已80,但仍为了培育下一代而参与编写中学教材的工作,他甚至以“拼了老命”来形容自己不计回报地进行这项工作。对儒学深有见地的戴老师认为不应甚至把孔子摆放得太高,让人觉得孔子高不可及,首要是突显孔子的思想——“诲不厌,学不倦”的精神。

尔后,戴老师在文斌的纪念册上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勉励文斌。我想:戴老师一生所作的,亦是以此话为其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吧。

享用着美味的素食自由餐之余,看见大家用餐时言笑其间,是如此的温馨与亲切。看见大家临别相送又是如此依依和不舍,这又再次让我看到戴老师和师母在学生们心中的那崇高和令人感恩的身影。

这一切,又让我觉得春天是多么的美好与温暖呀!







注:此稿写于2012年,文斌当时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研修假期。

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印尼日惹:婆罗浮屠(Borobudur)之旅






2008年5月17日,文斌在友人的邀约下,踏上了印尼日惹(Yogyakarta)之旅,而我也有幸来到佛教的历史遗址之一——婆罗浮屠(Borobudur)

隔天清晨一大早,我们就从酒店出发前往婆罗浮屠,借助手电筒的微光,我们小心翼翼地沿着陡峭的梯级,摸黑攀爬此历史遗迹的高处。

早晨6时30分,我们已伫立在这座历史久远的佛教圣迹上,静待朝阳唤醒睡梦中的大地。此刻四周晨雾笼罩着,使这沉睡的大地显得格外宁静与祥和,一尊尊古朴的佛像显得格外慈悲与庄严。期间闻见此起彼落的鸡鸣声,觉得格外的亲切。遥望着远处峭拔的默拉皮火山(Gunung Merapi)所喷发橘色的火山烟雾,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力量与人类的渺小。

大地顷刻间被唤醒了,那慢慢攀越高山的朝阳是如此地耀眼,在她的照耀下,婆罗浮屠展现了其震撼与感染力。

遥想这处古迹曾在丛林和火山灰烬下沉睡了800多年,直至1814年才被发现,而在更古远的年代,人们是怀着何等的毅力与虔诚之心,完成这一座雄伟的宗教与教育殿堂。这雄伟的佛教遗址,每一层都刻画着不同的世间百态,一直到正得正悟之道的最高处。那细致而生动的壁雕,像是一幅雄伟的历史画作,刻画着人们的生活与宗教精神面貌。工匠们精湛的艺术手艺,搬动巨石的千万劳力,都在在感动了我。

大自然的气息与人们不懈的精神,以及宗教的空静慈悲,就仿如一股永续的力量,散发着一股浓郁的神圣气息。










这一回的行程令我怀念不已,由于这些储存照片的光碟寻找多年才寻获,所以难掩‘失而复得’的喜悦心情。在未看见这些照片的日子里,我脑海里总浮现这佛教遗址和那座火山,有无限之怀念。在此要特别要感谢为我们安排此行程的薏洁和圣豪夫妇,同行的郑文泉夫妇,还有圣豪的一班同事朋友。

简介:婆罗佛屠(Borobudur)为全球最大的佛教遗迹,高32.5公尺,长宽各约123公尺,上下共有九层,呈金字塔形,本身为佛教密宗曼荼罗(梵文Mandala)图像的立体化。研究推测约建于西元八世纪半到九世纪之间,由统治爪哇的砂兰达(Sailendra)王朝的3位国王,先后分3个阶段(由下而上),花了50到75年时间完成整个建筑。当时发源自印度的佛教大乘密宗,依海上及陆路贸易的路线流传到东方,其一即经过印尼爪哇岛,婆罗浮屠即是在其影响下的产物。(《经典》,<虚拟实境曼陀罗--婆罗浮屠>,(第18期),2000年11月,页7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