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星期五

师生共享美食记

2009年8月26日(三)

上完《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思想专题》这门课后,文斌邀了修读和旁听此课的学生们前来怡山舍小坐一会。这回家中两盆盛开的胡姬花亦迎接大家的到来。


离开怡山舍前,大家拍了张全体照。(右图:孙小惠、陈慧娴、沈心慈、黄丽丽、叶燕雯、林德成、文斌、游杰华、李树枝。)

随后大家到金宝老街区的“陈少卿”餐室吃瓦煲鸡饭。老街区有几家卖瓦煲鸡饭的餐室,如“福记”、“林记”等,然而文斌则选择请大家到“陈少卿”这家老字号吃晚餐。其间,听到员工们以前中后堂来区分顾客座位,令人仿佛回到清朝时代,据知厅后还挂有一张缠着小脚的妇女照呢!
最先上桌的是2碟鲜美的闷香菇凤爪,这道佳肴令大伙赞不绝口,接着上桌的4碟油菜则令大家意犹未尽,最后登场的则是这回的主角--瓦煲鸡饭。3大锅的瓦煲鸡饭各具特色,有原味的、咸香味的或有加有腊肠的,大家吃后不忘品评一番。这家瓦煲鸡饭的特色是淡而不腻,酥软的米饭令人回味无穷,一壶铁壶大红袍更是最佳的搭配。


令人回味的“陈少卿”瓦煲鸡饭。

晚餐其间和饭后,几位学生先行告别。而我们则继续去寻访云姐的传统糕点。来到位于“家好月圆”餐馆(先前的“汉宫”餐馆)隔邻的木板屋时,见云姐还未开档,于是心有‘不甘’的我们在屋外呼唤云姐出来,原来云姐正用晚餐。云姐见我们“未吃到云姐糕点心不死”的模样,唯有把一大盘一大盘不同种类的糕点给‘请’出来,闻到糕点香郁的味道,我们可乐呢!有不同色彩相间的九层糕、青白相依的披糕(上层香兰味下层糯米)、裹有花生的糍粑、裹有红豆沙或椰丝的青糍,还有燕菜,唯独今天少了富椰香味的木薯糕。



裹有花生的糍粑。


裹有红豆或椰丝的青糍。裹有绿豆沙的红龟粿。


已有30多年制作传统糕点经验的云姐。这辆铁马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吧!

大伙都被眼前的各种传统糕点给吸引了。云姐的传统糕点可真“赞”呢!

此刻细雨纷飞,我还是忍不住为这美味的传统糕点和大伙购食时的情景给拍下来。大伙轮流选购,然后各自打包回家慢慢品尝。今晚,几位学生还得赶夜路回去八打灵呢!

2009年8月25日星期二

苏丹公园野餐记








2009年8月9日(日)我们来到位于柔佛新山(Johor Bahru)的苏丹公园“野餐”。我们的野餐可与众不同呢!由于公园在晚上7点正就谢绝访客,我们又启程的较迟,所以我们得在短短的30分钟内‘完成’。



这回的公园之行,除了时间短促外,我们的食物可“丰盛”呢,有一串香蕉、一包黄梨果干和自制的蛋糕,但都没法吃完,你说“丰盛”吗?



除了2个外甥,这次侄儿“大福”也出来透透气。除了有特别座位的大福和他那不想坐的老爸外,我们找到一处宽敞草地就席地而坐,然后‘意思意思’与开心地吃起来。外甥明焕明贺像是许久没‘出笼’般,愉快地在草地上跑来又跑去。



天色渐暗,人潮亦渐渐散去,我们也只好匆匆结束这次的野餐记。





回途经过位于新山海边的金沙湾Danga Bay,适逢那儿有举办2年一度的室内胡姬花和盆栽展,所以我们决定去看看。正要开车回家时,发现户外有摆卖的花摊。我又开始心痒痒了,同时也为弥补两位外甥时限短促的“野餐”缺憾,所以我们决定兵分3路,大姐和弟弟带2个外甥去游乐园坐火车等,弟媳在车上顾大福,我则去花摊钻钻,时限40分钟。最后,我满怀欣喜地带了两盆胡姬花回家。



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

充满交托与期待的目光

2005年9月23日(星期五),与文斌驱车南下,到古城马六甲。劳悦强老师今晚有项传题演讲,题目为“孔子的自述”,乃庆祝马六甲孔子大厦(孔教会)落成志庆的其中一项活动。对于孔子的学说,老师有其一番深切体味。不哗众取宠,只以最朴实的一面,平实地把孔子的言谈、行谊事迹展现人们面前。会上,老师不时强调应读原典,不宜看白话翻译,反复阅读,必有所体味与收获。此外,我俩想趁此难逢的机会,到古城与老师叙叙旧,因为这是件令人欢喜与期待的事。

虽然之前曾到过马六甲好几回了,但多是以旅游休闲或带海外学者游览为主,所到之处也是一些主要的旅游景点。如非与同往者有愉快的言谈,在旅游的过程中总像是少了些什么。这次有机会从另一层面认识马六甲,即有幸认识了几位热心于民族文化事业的前辈,实令我们高兴,对我们而言,这是项极富意义的“额外”收获。

很庆幸有机会从先辈长者的叙述中,了解一些或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被人们所遗忘的事物。一则则感人又富有情味的生命故事,其中包括先辈们南来拓荒、创建家园与民族事业的德行与精神。在曲境中,为持守母语教育与中华文化而奋进的故事。其中包含着令人感慨的各种辛酸,以及令人敬佩的毅力和舍我的精神。

在因缘巧合下,认识了曾获林连玉精神奖的张雅山老先生,已90高龄的张先生曾在马六甲培风中学担任了36年的总务。退休后,人们还是贯以“老总务”来称呼他。 “我很健康,因为我天天做运动,我做的是华教运动”正是其座右铭。他也被喻为培风中学的“独立之父”。为人低调又不好名的他仍关怀着国家民族的事业,这与许多对政治莫不关心的年轻人相比,身为年轻的一代的我们真感惭愧。在其娓娓道来之余,体现了其睿智与重情义的一面。

一旦认识了某人,下回见面时,张雅山先生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不是为了什么,而是希望年轻的一辈勿忘前人的努力与德行,勿忘了华教之路的崎岖,以及希望我们负起这项民族事业,一代一代地将之延续下去。当他那有点颤抖的手紧握着每个人的手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后辈的期许是那般的热切。临别之际,张先生亲自送我们上车,挥手目送我们离去的当而,其目光流露着对后辈的期许,交托着许多有待我们年轻一辈去承传和努力的民族事业,我们无法忘怀,亦不敢忘怀。

孔子大厦在几经挫折下终于落成了,眼见已的94岁高龄的沈慕羽先生还须为这次的建设而到处奔走呼吁,敬佩感动之余又何尝不是怀有感慨。前辈们倾尽毕生生命,以期已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尽管年事已高,但由于他们对社稷与民族事业,尤其是母语教育与文化承传的关怀与热爱是永恒不灭的。为此,满怀的牵挂与期许,致使他们的精神更为焕发,他们的血液更为沸腾。此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的后续的工作或会更为艰难。而这一切都有待后辈们继续努力,让前辈们的努力一代代地传续下去。

归途中文斌和我谈到马来西亚什么“奇人异士”都有,更有不少为民族事业而默默耕耘者。马来西亚的民间是充满生命力的,这也是其可爱和难能可贵之处,只要华社仍有不少这样的关怀者,不论面对任何挑战与困境,都还是充满希望的。“哀莫大于心死”,在民族权益日渐被剥蚀之际,以及民族事业仍有许多有待我们去努力之处,如果大家都不再关心、逃避自己的职责,或从一次次的失望挫折中,开始变得麻木、心死,那才是华社的大哀。


写于2005年9月26日(一)

承载心情的火车


嘟嘟火车声,传遍原野与河流,地面随着轰隆隆声而轻舞起来。沿着血汗建成的铁道,轮子奋力不懈地转动着,疲累时就长叹一口气,而那口气还会随着风儿起舞呢!

火车上承载着旅客前往一个个的驿站,每个驿站都有等待的旅者或归人,每个人在驿站的心情亦有别,有不舍与期待,有默然与开怀。火车则默默地承载着怀有不同心情的乘客前往目的地。希望一路上的风光与随着分秒而逝时光,能调适心中的那份情感与思绪。

抵达驿站,愿即将启程远行的旅者带着一份满满的希望出发,亦盼怀着无限思念归来的归人心中充满欢喜。

转动的轮子就仿如世间不断重演着的悲欢离合,响亮的鸣笛声与轰隆隆行驶声,像是敦促着人们奋发不懈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注:照片摄于柔佛州金马士(Gemas)火车站,此火车站为马来半岛东西与南线的交汇处与分界处,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驿站。(摄于16/8/09)

2009年8月11日星期二

二叔,胡姬花又盛开了!






虽没有绚丽的色彩,然它对我们而言却有着深刻的意义。

这次回乡,遇上了这‘缸’胡姬花盛开的时节。 二叔,不知您是否还记得这丛胡姬花是您在20多年前,在山林中发现,并将之移植于家乡老家的,当时我们都被若大的胡姬花给‘吓’了一跳。

几许岁月的流逝,几度的花开与花落,景物依旧,人事却已非。而许多温馨美好的事物,亦只能在记忆中唤寻。

尽管此胡姬花依然茁壮生长,然而你却在20年前永远永远离我们而去了。当时的我,好想捉住些什么,但什么都捉不到。迄今,每当谈起或想起你的时候,内心深处总有股莫名的哀伤和感怀。你的容颜,以及像慈父般的关怀,则将永远深植于我们的心中。

2009年8月4日星期二

严防A(H1N1)型流感



嘿,我的模样似乎比流感更可怕呢!

目前A(H1N1)型流感已在全球蔓延开来,为了安全起见,2009年7月6日(一)这天乘搭飞机回家乡士乃时,向送我到机场的学生慧娴要了个口罩。步入机场,举目望去,只见在机场里,戴起口罩的乘客或工作人员似乎廖廖无几。反而自己却似乎成了可疑的‘疑似病患’。 更有位带着小孩的妇女与我擦肩而过时,对她孩子说:“这个人戴着口罩,不知是从哪里来的。”似乎惟恐避‘我’不及呢!

然而,为了安全起见,我还是决定全程戴着口罩。不是因为‘怕死’,而是这回回家乡,乃因妹妹家的女佣回乡结婚而告假还乡一个月(注:由于女佣的丈夫不肯她回来,所以女佣最终没有回来了),所以我回去帮忙妹妹照顾3个外甥。为此,如一旦真的不幸受感染,不但帮不上忙,反而还要人帮忙就不好了。

至今(1/8),我国已有1371宗确诊病例,1341宗的病患已痊愈,然而却已有4人不幸死亡。我国也从着重预防流感传入我国的工作,转而为着重治疗。主要是我国本土感染的病例已超越由外国传入的病例。在1371宗病例中,多达797宗(58%)是本土病例。一些学府和机构(如国民服务营地)也出现群体感染的情况而暂时关闭一个星期。而在美国,迄今受感染的者已超过百万人,5500多名患者留医,死亡个案已增至353宗。

为此,希望此疫情能早日获得控制当儿,人们都能提高防范意识,能防则防。然而,也毋须为此而感到‘紧张兮兮’的。

2009年8月1日星期六

献献的嘟嘟小火车



这辆是献献最喜爱的嘟嘟小火车。


外甥明献有几辆木头制成的小玩具车,然而他最喜欢的是这辆玩具小火车。他不论在那里,这辆小火车总是不离手,连睡觉也要放在身旁。尽管小火车已有点陈旧,轮子也有点生锈了,但却改变不了这辆小火车在他心中的“重大”地位。我们都说那是他最‘紧张’的玩具,也是他的 ‘宝贝’。




喂明献吃米糊时,只要有玩具小火车在身旁,他就会乖乖地在一处吃完食物,除非他真的不想吃了。献献喜欢让小火车在身体各处‘移动’,且其他玩具都可让你玩,但这辆小火车可就舍不得借给你玩了。

有时我喜欢捉弄他,趁他不注意时,把小火车给藏起来,然后问:“献献,你的小火车呢?”他就会很紧张的张望和认真地‘搜寻’。待他不留神时,我又把小火车给‘变’出来。待他看到他那辆心爱的小火车时,就会拿起小火车,很开心地对你笑,示意“我的小火车在这里呢!”






































其它不同款式的木头玩具车。























除了玩具小火车,明献对真正的大火车也是特别有兴趣的。明献每次来到外婆家,一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鸣笛声或火车行驶时的‘轰隆轰隆’声,就会很高兴。而我,就会赶紧带他到屋前,使劲把他举得高高的,以让他可以见识见识真正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