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8日星期二

金马仑高原游记:走入佛寺与时光隧道

2009年7月6日(一)

在金马仑高原所下榻的公寓住宿。

早晨起来,看见昨天在Gunung Brinchang所‘盗取’的花还展现其‘生命迹象’就稍觉放心。所住宿的公寓阳台外还可看到不错的景色,如菜园和回教徒的墓园等。劳老师也不忘再次叫我多注意饮食与健康。8时30分,大家把行李搬上车子后,告别了距离Brinchang3公里的公寓。

出发前,杨老师说今晨5点多被回教堂传来的祷告声给‘唤醒’后就无法入眠了,我想这也是杨老师到来马来西亚的另一难得体验吧!而我,每回听到祷告声,虽不明白其意,我都将之视为是在为全世界的人祈愿,所以‘爱睡’的我也觉的无所谓,听罢后又继续地昏昏入眠。然而,如果听到祷告而睡不着时,自己往往会觉得仿佛回到远古的年代,与沙漠之舟同处在荒漠上的情境中。

早餐,我们一家印裔餐馆享用印度煎饼。学生慧娴点了不同口味与做法的煎饼如无馅的roti canai、有大洋葱的 roti bawang 、像纸巾般薄薄并呈圆锥型的roti tisu, 配上有点乳酪味浆料的tosei让大家品尝。而此时的气候,大伙觉得很凉爽,我却是冷的直哆嗦,幸好凌香陪我去走动走动,以启动身体的‘加热器’。


长得像宝塔的花朵。


步入佛寺前,大家在佛寺的山门前拍照留念。


登高望远,此处可远眺佛寺全景与周遭的景色。

早餐后的首站,我们来到金马仑高原的一座的佛寺。此佛寺隐于青山峻岭间,名为“三宝万佛寺”。环境清幽、洁净明亮和舒阔简朴的佛寺,予人舒阔祥和之感。文人雅士的对联文字和翰墨增添了此寺的人文气息。相较于装潢华丽,令人目眩的寺庙,此寺的简朴淡雅与远离尘嚣的地理位置,令人更易贴近自然,回归到心灵最深处。佛寺周遭所栽种的花草树木,在高原气候下,显得格外葱郁而生气凛然,如寺庙左边斜坡处植有许多青葱挺拔的松树,往寺庙外的右边走去,拾级而上,设有儿童佛学班课室,此处亦可眺望寺庙全景和远处的景色。

离开佛寺路上,看到一位出家人正三跪一拜地往佛寺方向前进,文斌说他念小四时,也曾随亲戚三跪一拜地步向此佛寺祈愿。然而,这回由于时间有限和紧促(得于下午3时前,随同老师们赶到雪兰莪八打灵的讲座会),加上连日的疲累,所以文斌今天显得有点‘精神紧张’和‘心神不宁’的。

随后,我们来到新设的 “金马仑时光隧道”,步入此间小型博物馆,除了让我们扼要地认识我国的历史,了解国家成长过程的艰辛与坚持外,还有重点介绍金马仑高原的发展与其雅致青葱的景色。富有‘亲切古早味’的物件,在生动与富艺术性的呈现方式下,让人重温童年的片片温馨记忆。从轻量级的交通工具与各种交通标志、玩具、食品(奶粉、可可粉等)罐子、饮料玻璃瓶和杯子、戏院的宣传广告单和各商品广告等,都能我们认识早年的事物或唤起你的片片记忆,让你惊喜之余,还会会心一笑呢 !


早年的华文课本,书中还‘青天白日’的国旗呢!

最让我觉得意外与惊喜的,则是让我有机会看到早年的小学华文课本。我赶紧翻开书本,拍照留念。还坐在那略略地‘从头到尾’读一遍。可惜时间有限,所以这回只能走马看花,无法细细追忆和‘挖掘’陈列于此,并能唤起人们无限回忆的‘宝藏’,但怀旧的我知道自己将会再次到来。

匆匆结束了这回的金马仑之行,在此不忘感谢父母在金马仑从事花卉种植的婉燕和家人的款待。未步入其家门,其屋外的4个榴连即引来‘贪婪’的目光,我们一行‘江洋大盗’像旋风似的,‘横扫’了2个家人从老远买回来,且自己都舍不得吃的榴连,实感抱歉。而其屋后‘艰辛’的山路之行,似乎在考验着大伙的脚力和体力。哇,确实是够‘吃力’和令人‘心跳一百’的!劳老师Z字形的下山方式,也说明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一步一脚印都要格外专注与留心。幸好,我还有个‘强力’靠山,助我上山下山,嘻!

告别了,金马仑高原,希望能很快再次到来!也谢谢同行的师长学生与朋友们。

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

金马仑高原游记:海上之绿毯


金马仑亦是茶的故乡。


茶园里的别有风味的‘羊肠小径’。 耸立于茶园路旁的大树。


特别喜欢这棵树身中空却仍屹立不倒的松树。
途经茶园的辛辛劳动者。

文斌和我与远道而来的劳老师和杨儒宾老师在茶园拍照留念。

2009年7月5日(日)

汽车驶往金马仑高原的茶园时,途经茂密的山林,许多树木的枝干都布满了毛茸茸的青苔,令人仿佛走入远古神秘的山林,胆小的我还深怕时光倒流,来到“侏罗记”时代,前头会有恐龙出没呢!

沿着弯弯曲曲与狭窄险峻的道路,我们来到慕名的“宝茶园”,惟我们抵达时,刚过了开放时间,从而错过了在高原品茶观景的机会。原来其开放时间为早上9点至下午4时30分。

路上,看到茶园附近建有供采茶工人居住的木房子,色彩划一的房子也相当特别呢!还好,狭窄的道路上还找得到让车子停泊的空间。我们赶紧下车,欣赏茶园景色并取景拍照留念。连不爱拍照的杨老师也被摄入镜头。依山势而起伏的茶园,像是铺在几经风浪的海上绿毯,又像是一张经历几许辛劳而织成的大棉被呢!

车子停泊的路旁长有近好几棵松树,其中有棵松树不知何故,树身都中空了,且里头还被熏得黑乎乎的。虽然如此,它却依然像其他它松树般,茁壮地成长。

在拍照之际,突见几位工人肩上扛着农作,步伐急速地前进,顾不得等候的杨老师,我驱前按下快门,岂知此举却换来一名工人的一声‘臭骂’,嘿!

为了不负前方‘可能’出现的美景,我们匆匆告别茶园,继续沿着弯曲狭小的道路,向更高处驶进。

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中国文化营:分享与学习


工委们带领老师们步向会场。


午膳后,拉曼大学校长、老师们与3名主讲者拍照留念。


散会后,学生们捉紧机会与主讲老师们拍照留念。



离开校园前,文斌与杨老师和劳老师合照留念。



2009年7月4日(六)

由拉曼大学中研会筹办的中国文化营,《儒家的世界:从儒家看政治、学术、生活》经过师生们的一番努力而顺利举行。由于筹委会的学生们是第一次筹办此国际性的学术活动,所以学生们的压力也蛮大的,而身为筹委会顾问的文斌在忙碌之余,希望借此机会,让学生们有机会学习课业以外的知识与能力。

这回请来了国会议员黄家定先生,杨儒宾老师和劳悦强老师分别从政治、学术、生活来谈儒家思想。从政已近30年,并曾任马华总会长与部长职的黄家定先生,分享了他从政与为人所持有的信念与原则,在多元种族的国度里,如在争取族群的权益时“小不忍则乱大谋”,“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是他做事、做官与做人的原则。我觉得他是位身体力行、关怀族群社会的从政者、亦是位循循善诱的老师。

第一次到来马来西亚的杨老师则通过儒家经典,如《大学》来说明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中国人的思想,而做学问与做人亦是一体与并行不悖的。而与文斌亦师亦友,一直以来都极为关怀马来西亚学术教育的劳老师,则通过孔子与学生子贡、子路与渊回的对话来说明生活应有态度、有所不为才有所可为、君子不器与不要成为乡愿等。期间,老师亦通过比喻的方式,分享了他对阅读古籍的心得与看法。


对于今天的生活营,相信出席者们都能从中获益不少。感谢几位主讲者的到来,并无私地分享了他们的学问与历练,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忱。然而,学海无涯,希望拉曼大学将来能够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和参与。



拉起大布条拍张全体照,为此次的生活营划上圆满的句点。

---------------------------------------------------------------


今晚,远道而来的老师们品尝了金宝老街区的“陈少卿”砂锅饭(听文斌说劳老师特别怀念在香港时,秋天吃砂锅饭的情景)、“金陵酒家”的咖哩面包鸡(虽搬来金宝已超过半年了,但这两者我都还没机会吃呢!)和位于金宝小贩中心的“水记”糯米饭、咖哩猪肠粉和芋头糕。奈何我因身体不适,再次错过了品尝的机会(看起来我确实没什么吃的‘福气’哩!),同时更错过‘听’老师们畅谈的机会。听说后来还有令人垂涎不只三尺的榴连大餐呢!

说起榴连,就让我想到第1次吃榴连的杨儒宾老师。适逢现在是榴连季节,不论大街或小巷都可以找到榴连的踪迹。为尽地主之谊,怎能让宾客与我国的果王――榴连‘失之交臂’与“抱憾而归”呢!尤其是未曾尝过其‘好滋味’者。结果逗趣的学生慧娴(亦是杨老师所称誉的“健康宝宝”),在随后的行程中,总不忘作弄和‘提醒’杨老师,说要再请他吃榴连,令杨老师‘担忧’、‘惊恐’之余,又有些许“期待”呢!


而我,对于老师们的到来,虽然感觉有点像杨老师吃榴连般,但我却是非常期待老师们的再次到来!


2009年7月15日星期三

金马仑高原游记:宁静致远的山景


蓝天下的高原通讯塔。


登上高塔的文斌、劳悦强老师与杨儒宾老师都成了金马仑好汉啦!


巾帼不让须眉--我、婉燕和凌香也不逞多让地登上高塔。

2009年7月5日(日)


离开茶园后,我们来到位于海拔6666feet/ 2104m,设有通讯塔的终点站。我们在该处的亭子“野餐”,享用了来自沙巴古达(Kudat)的花生,以及志敏带来的香蕉和山竹。其间大家在谈论有关‘有机’‘无机’之事时,杨老师则说:“这些都是‘无稽’之谈。”让我们再次见识了杨老师的幽默。

后来,凌香和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跟在劳老师的后头,往亭子后的小径走去,看看能否发现什么‘新大陆’,结果‘大陆’没出现,倒是让我在草地上发现了不知名的植物。美丽的橙橘色花朵深深地吸引了我,面对花草的我又忍不住‘干坏事’了。杨老师说我就像同样喜爱花草的杨师母般,喜欢到处‘拈花惹草’。我采栽了好几株,打算带回家栽种,希望长于高原的它能适应新的环境与气候。

尔后,我们登上了瞭望铁塔。哇,景色实在太优美了!水墨画般的山景尽收眼帘,予人宁静致远的感觉。此刻,大家都设法把眼前的这副美景摄入镜头、印在心里......

宁静致远的山景......











从来不知能在金马仑高原欣赏此番胜景,实为一项意外的收获。不经雕琢粉饰的大自然,散发出一股悠然而恒古的生命气息。
寒风习习下,带着满怀欣喜与不舍的心情告别此地,以继续前往今晚住宿的公寓。

是夜的有机火锅餐,几位住在金马仑的拉曼毕业生也共聚一堂。席间,劳老师对我的健康状况表达了关怀之意。 路上,老师表示他所敬爱的汤定宇老师亦很注重与强调身体的健康。希望吃素的凌香在课业之余,亦要注重饮食,让身体健康起来。

晚餐回到住宿后,煮了从家里带来的香茅和石蜂糖糖水,希望在寒冷的金马仑夜晚,那淡淡清香的香茅糖水,能为大家带来一丝暖意。

远道而来的老师

2009年7月3日(五)

来自台湾的杨儒宾老师和目前在新加坡执教的劳悦强老师,风尘仆仆地来到位于霹雳金宝的拉曼大学总校。

湖光山色的金宝校园环境,令老师们留下美好的印象。是的,这里确实是个学习和居住的好环境。湖中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仙子,湖岸边的低鸣不语的青青杨柳、竹林间嬉戏快乐的麻雀,成行而高飞的白鹭,形成一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的景象。然而,连绵的高山被乌云所铺盖,落日的余晖和绵绵细雨也似乎在催促着我们的脚步。

我们来到金宝老街区的“大众餐馆”,为两位远道而来的老师洗尘,随行的还有2位研究生(陈慧娴和马凌香),以及郑文泉、林志敏和叶秀清3位老师。席间,少林高僧们日常所食的青菜和豆腐成了此膳的主角,可惜少了金宝颇有特色的水豆腐。

饭后,我们尝试寻找果后山竹的踪迹,然而找不着果后,却找到文斌爱吃的传统糕点。除了“正宗”香港出生的劳老师外,大伙都以半咸不淡的广东话与‘老’板娘云姐‘抬杠’。

大伙来到位于金龙园的寒舍--“怡山舍”小坐。敞开大门,大伙品尝了买回来的传统糕点,如裹有红豆或椰丝,并富有咬劲的青糍、有花生馅的糍粑、有椰香味的木薯糕。对于这些糕点,杨老师都勇于尝试,且对于椰制的糕点特别喜爱。

在送两位老师回金宝大酒店之际,竟让我们看到山猪的踪迹。文斌和我曾听邻居说我们居住的这一带曾有山猪出没,没想到这回竟让我们‘巧遇’,可为另一惊喜吧!

真的非常高兴与感谢劳老师与杨老师的远道而来,希望老师们会再次到来金宝小镇。

2009年7月1日星期三

大蟹欢迎你


大蟹正展开双'鉗'欢迎你,但是除非你有超敌'金刚手',否则你敢趋前与它握手或拥抱吗?!